2009/12/25

[2009 France] 屬於巴黎的風景--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它簡單質樸的外形賦予它一種含義無窮的密碼的使命,結果隨著想像的推移,它依次成為如下事物的象徵:巴黎、現代、通訊、科學或十九世紀、火箭、樹幹、起重機、陰莖、避雷針或螢火蟲,隨著我們夢想的遨遊,它必然總是一個記號。..................................

    鐵塔吸引著意義,有如避雷針吸引著雷電。對於一切意義創生的愛好者來說,它都起著一種迷人的作用,一個純能指的作用,即這樣一種形式的作用,人們可以不斷地把意義納入這種形式中(他們可以任意地從自己的知識、夢想和歷史中抽引出這些意義),而意義不會因此被限定和固定。..........................................



    在巴黎,想看不見艾菲爾鐵塔,就得時時處處當心。不管什麼季節,不管雲霧瀰漫、陰天、晴天還是雨天,不管身在那裡,也不管那一幢建築物、教堂或樹木的枝葉把你和它隔開,鐵塔總在那兒。

***

說到巴黎,十之八九會馬上聯想到艾菲爾鐵塔。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100週年與迎接1889年的萬國博覽會而建造,經兩年兩個月又五天建造完工,它的存在感與日俱增,每年接待65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
這擁有許多象徵意義的鐵塔,尚未正式登門造訪,走在巴黎卻時常會冷不防地,像羅蘭巴特說的,跟它對上眼。在杜樂麗花園野餐時、步行到萬神殿時、從龐畢度觀落日時...。那天傍晚,回到住所天色尚早,腿力似乎還可負荷,卸下龐雜大物後,帶上基本必需品,搭地鐵前往探訪落日中的鐵塔。



下了站,隨著髖關節不斷擺動,它在我們的視線裡越來越大,心情也跟著越顯高亢。走到戰神廣場,已經有好多人席地而坐,或開起小派對,笑鬧聲、啤酒跟菸味,廣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場酒神的祭典。

夜幕降臨,每個小時的前十分鐘,人們驚呼讚嘆聲不斷,因為,它開始閃爍。

父母親忙著叫小孩就定位按下快門,情人們相擁耳語著,大家都想把這一幕刻劃在自己的記憶中,連風都呢喃。



隔天,氣象預報了好天氣。踏出門仍是微涼的空氣,下意識拉緊圍巾,一抬頭,看到那蔚藍的不像話的天空,心裡簡直笑得花枝亂顫,朝氣蓬勃邁大步往鐵塔去。


- 同一個地點不同時間捕捉鐵塔 -

走到購票處,發現我們顯然還是來得不夠早,買電梯票的隊伍大排長龍,看起來等個2小時少不了。鐵塔下另一個大腳柱,南側那兒的窗口倒是很空,原來是爬樓梯的票櫃口,還有工作人員堵在入口處再次叮嚀『這是爬樓梯的買票口喔!』

聖母院的密閉式迴廊長梯夢魘尚在小平吉心中迴盪不已,說服了好久,好不容易他才屈服,買了票開始鍛鍊腿力。



爬格子過程中,體會到那句話的另一層面,『遠看像朵花,近看我的媽』。阿!~從外部看鐵塔是一回事,身在其中爬著樓梯又是另一回了。遠看是眾所熟悉的輪廓,近看......像一張臉放大到某個極致是看到一堆毛孔一樣,邊往上爬邊看到有關一切細節的放大景象,即鋼板、樑柱、鏍栓,它們構成了鐵塔。

沒想到最後歪歪叫的是我,原因不是腿痠痛,而是懼高呀。越往高處越怕踩空,下面的景致越來越小,尖叫的分貝越來越高。還好選擇爬樓梯的人不多,被我嚇到的也還算少。



鐵塔分為3層,每層都設有瞭望台,有2架電梯可通往這3個樓層。爬樓梯可爬到第2層。

 Δ第1層距離地面57m (爬360格)--塔上佔地最大的瞭望台,有播放艾菲爾鐵塔歷史短片的迷你博物館、紀念品販賣店以及餐廳58 TOUR EIFFEL
 Δ第2層距離地面115m(再爬700格)--有瞭望台、紀念品販賣店、餐廳LE JULES VERNE
 Δ第3層距離地面276m

鐵塔的移動:
 Δ上下--鐵塔高度含天線共324m,高度誤差最多可多達18cm,因為構成鐵塔的10000噸鐵和250萬顆鉚釘在天熱時會膨脹,天冷時收縮,造成高度差異。
 Δ左右--因風吹拂,塔端會有6~7cm的搖擺。


- 這是個假人 -

為防鐵塔美人兒氧化,當局每隔七年便重刷一次漆,每次共使用掉60噸油漆。

-早期的電梯是以水力供給動力的柱塞推擠電梯向上,但最大的缺點就是冬天水會結冰,所以古早年代11~3月電梯是停止使用的。直到1982年,使用了93年的水力電梯替換成電力發動,因此整年皆可營運-


爬上第一層後,我們在平台上的椅子攤著發呆好一陣子,寫了一張明信片趁機休息,然後懶懶地從第一層高度看風景。

『還好吧,跟聖母院的比起來?』

互相激勵,繼續往第二層前進。



第二層的景緻好開闊! 可以好好眺望這個城市,同時,像是征服了巴黎般,不管搭不搭配,就想大吼,i'm queen of the world~~~~yeah!!! 

巴黎的市景真的很瓢釀。身旁的人來自世界各地,在鐵塔上,大家一起讚嘆、自拍、笑呀。也不乏只有一個人的旅者,皆被這氛圍薰得樂陶陶。


- 塔上的cappuccino,不抱任何期望卻出乎意料好喝 -



    它是一座大門,標誌著同一種知識的過渡:人們必須通過一種「入族禮」來臨祭鐵塔,而只有巴黎人才能找到免除致祭的托詞。鐵塔的確是這樣一個處所,它使人們加入一種競賽,而且當它注視著巴黎時,它所聚攏的正是首都的這一本質,並將其贈予向它奉獻自己「入族禮」的外來人。


- 遊塞納河時,在船上照的鐵塔 -


- 自由女神跟鐵塔兒。一樣是遊船時的景象 -


- 在里昂時,Fourviére山丘上的聖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ére)附近,看到熟悉的建築,與艾菲爾頂層相似度極大的金屬塔(Tour Metallique)。此塔建於1893年,LP上說,主要是用來發送電視訊號。比艾菲爾建得還早,不知道是不是當初做了兩個?或這個是建來練習用的? -


最後來一張很炫的,跟鐵塔的合照:


相機放地上這一招帶領潮流,一轉頭,旁邊的阿豆阿大家一起來。


***

由「美好時代」進入現代巴黎
19世紀末稱為「美好時代」。以1889年為萬國博覽會興建艾菲爾鐵塔為契機,近代化建築緊接著問世。這次的博覽會巧妙地利用石頭與鋼鐵,興建大宮殿、小宮殿、亞歷山大3世橋等建築物。紅磨坊就是在此時開幕,法國康康舞也風靡了世人。這個時代也是新藝術樣式的全盛期。現今在部分地鐵入口,還殘留著宛如昆蟲展翅,鐵製的曲線設計。1920年代至40年代,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等藝術抬頭。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被佔領,1958年展開第5共和。1959年戴高樂當選總統,1962年展開巴黎再開發計畫,羅浮宮、奧賽美術館、巴士底歌劇院等等,逐一進行整修興建。


*斜體字摘錄自《埃菲爾鐵塔 La Tour Eiffel》/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 Eiffel Tower Official Site(英) --詳細介紹其相關歷史, 建築構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