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評論家口中「空無一物的本體」,
是朋友眼中「灰姑娘與吸血鬼的綜合體」,
是媒體報導「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之一」。
他是紐約社交圈的派對之王,
是藝術界的普普教皇,是二十世紀的藝術巨星,
他是安迪˙沃荷(Andy Warhol)
普普教父- Andy Warhol世界巡迴展
2009.1.1- 3.29 在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展出
先來看看台灣的跟在澳洲巡迴時的promotion
咱們台灣先
Queensland Art Gallery: Warhol
喔齁 硬是有趣很多
連配樂都講究
普普藝術是什麼?
挑戰傳統, 以大眾文化為發想, 把生活事物帶進藝術.
簡言之, 就是把日常生活的現實原貌帶入藝術中.
有人說Warhol的東西不值得稱為藝術
看看Webster怎麼解釋"art"這個字
Art
Noun
1. The products of human creativity; works of art collectively; "an art exhibition"; "a fine collection of art".
2. The creation of beautiful or significant things; "a good example of modern art": "I was never any good at art".
3. A superior skill that you can learn by study and practice and observation; "the art of conversation"; "it's quite an art".
4. Photographs or other visual representations in a printed publication; "the publisher was responsible for all the artwork in the book".
他不諱言: I'm a deeply superficial persion - Andy Warhol.
但誰說Andy Warhol的東西不是藝術?
是朋友眼中「灰姑娘與吸血鬼的綜合體」,
是媒體報導「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之一」。
他是紐約社交圈的派對之王,
是藝術界的普普教皇,是二十世紀的藝術巨星,
他是安迪˙沃荷(Andy Warhol)
普普教父- Andy Warhol世界巡迴展
2009.1.1- 3.29 在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展出
先來看看台灣的跟在澳洲巡迴時的promotion
咱們台灣先
Queensland Art Gallery: Warhol
喔齁 硬是有趣很多
連配樂都講究
普普藝術是什麼?
挑戰傳統, 以大眾文化為發想, 把生活事物帶進藝術.
簡言之, 就是把日常生活的現實原貌帶入藝術中.
有人說Warhol的東西不值得稱為藝術
看看Webster怎麼解釋"art"這個字
Art
Noun
1. The products of human creativity; works of art collectively; "an art exhibition"; "a fine collection of art".
2. The creation of beautiful or significant things; "a good example of modern art": "I was never any good at art".
3. A superior skill that you can learn by study and practice and observation; "the art of conversation"; "it's quite an art".
4. Photographs or other visual representations in a printed publication; "the publisher was responsible for all the artwork in the book".
他不諱言: I'm a deeply superficial persion - Andy Warhol.
但誰說Andy Warhol的東西不是藝術?
Warhol不甘寂寞, 除了繪畫之外, 更跨電影、電視、雜誌、服裝、音樂
畢業之後, 他到紐約闖天下, 剛開始從事廣告插畫工作. 1955年開始使用「塗印技巧」(blotted line)畫法, 是一種類似水墨畫的技巧,在畫紙底下墊一張紙或布,畫完之後,底襯的這張紙或布上面可以隱約看到畫紙所印下來的形狀,就像是一張複製品。此次展覽, 一走進空間中的頭20幅聯品:《黃金書》便是使用此技法.
絹版印刷、複製、明亮大膽用色
60年代開始, Warhol開始思考並結合藝術與商業. 那麼, 創作的主題呢? "卡通"已被Roy Lichtenstein捷足先登, 而 Jasper Johns則利用了旗幟、標靶、數字、字母等, 賦予了闡釋. Warhol如同每個藝術家一樣, 想要獨一無二、辨識度高的主題.
早期的作品現在看起來挺LOMO的

Suicide (1962/1964)
有個朋友建議可以畫他最愛的東西. 於是, 他的第一個正式展覽便展出了康寶濃湯罐.
因為愛名流, 所以也以他們當主題. 當時社會上最受矚目的名人: Marilyn Monroe, Elvis Presley, 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 Mick Jagger, Liza Minnelli, 毛澤東, 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等等等, 他都能抓住特點, 用色大膽的絹印下去.

Marilyn Monroe (1967)

Elvis I&II (1964-1978)
左邊臉孔有點女人味, 眼神還顯出怪異
是Andy Warhol在默默描繪著暗殺他的兇手=> Valerie Solanas

Liza Minnelli (1964)
今天(3/12) 剛好是她的生日

Liz (1964)
連非歡樂的場景, 色彩照樣不小氣

Electric Chair (1971)

Skulls (1976)
.jpg)
Madonna and Self-Portait With Skeleton's Arm (After Munch) (1984)
Film
上網查了一下,Andy Warhol電影作品列表,believe it or not, 一共有138個電影作品.
1.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40
e.g.
- Kitchen(1965) Edie Sedgwick主演
- Poor Little Rich Girl(1965) Edie Sedgwick主演
- L'Amour(1973)-Karl Lagerfeld有演
- Chelsea Girls(1966)
60年代最驚世駭俗的「地下」電影,帶領觀眾窺視Warhol周圍的「藝文巨星」的生活面向,影片的部分場景在紐約聲名狼藉的Chelsea旅館拍攝,在這個作家、詩人、藝術家和文藝青年最喜歡廝混的地方,Warhol紀錄了那一個世代青年的藥物、死亡、性慾、同志、變裝癖等等邊緣議題,有毫無邊界的放浪追求及幾乎無法承受的孤寂苦悶,Velvet Underground樂團擔任配樂,歌手Nico也在片中演出。
2.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數量:54
3. 作為編劇的電影作品-數量:7
4. 作為製作人的電影作品-數量:25
5. 作為攝影師的電影作品-數量:8
6. 作為電影剪輯的電影作品-數量:1
7. 作為助理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1
8. 作為其他職員的電影作品-數量:2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導演:Martin Scorsese)
不過看了一下簡介, 他拍得電影引不起我的興趣阿.
一部名為【Sleep】(1963) 的電影, 321 分鍾, 從頭到尾就是在拍John Giorno這個人在睡覺.

Music
60年代中期, Warhol結識了The Velvet Underground, 並介紹Nico加入樂團成為女主唱. 第一張專輯由Andy Warhol操刀製作+設計(據說錄音錄了兩天, 專輯封面反而設計了半年). 最後黃色大香蕉出線!

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 (1967)
右上角寫著Peel Slowly and See, 慢慢撕下香蕉貼紙後, 裡面別有洞天, 是一條粉紅色的陰莖.
(這次中正紀念堂的語音導覽很健康直接地也說出了這個詞兒)
V.U的首張專輯並不為當時市場所注目.
在那花童世代 (Flower Generation), 反戰、嬉皮熱最瘋狂的時刻, VU運用簡單的音符、簡單卻精闢嘲諷的歌詞、幾近偏執的配樂, 描繪理想與現實、希望與絕望之間: 毒品氾濫、性倒亂、暴力、生命無助、無奈、空虛、寂寞、死亡 …等等存在於都會生活的現象,
多多少少影響了後來的音樂
70年初Glam Rock (David Bowie、Mott the Hoople、New York Dolls)
70年末的Punk Rock (Patti Smith、Television、Sex Pistols)
80年初的 Post Punk(Jesus Mary Chains)
以及80年末的Indies (REM、Sonic Youth、Galaxies 500)
The Velvet Underground My Space => 請聽, 我覺得超經典
另一個與Andy Warhol密切相關的音樂人就屬滾石的主唱----

Mick Jagger (1975)
在這幅前面站了很久, 我心裡想著: Andy Warhol一定很愛Mick Jagger!
簡直是戀物癖一般的戀著Jagger先生的臉兒.
Warhol也幫滾石設計封面


Sticky Fingers (1971)
一樣有小玄機, 牛仔褲拉鍊可以拉開
拉開後就是奈扣

The Rolling Stones My space
看完展覽, 心裡很容易把Warhol自動神格話.
當天晚上追加電影Factory Girl後, 觀感正負平衡了不少
在Factory Girl 裡, Warhol 是一個醜陋,神經質,喜利用有錢人的同性戀
喜歡漂亮的女生, 也喜歡男生, 只要那話兒夠大
Factory Girl 主要是描述Edie Sedgwick, Andy Warhol, & Bob Dylan之間的故事.
電影情節就不描述了...

60年代的社交女王- Edie Sedgwick.
誇張的眼妝和濃密的眉毛, 金屬感的大耳環, 迷你裙, 貼身褲, 豹紋外套=> 過了40幾年後, 她的裝扮在現代的眼光來看還是很殺. 一個漂亮的女孩兒.
最近聽到這首歌, 剛好很適合Edie Sedgwick
這篇草稿了一段時間, 期間剛好用來沉澱看完展覽和電影後的綜合
Warhol的出身讓他愛錢. 他懂得交際, 利用有錢人.
對於作品, 他大膽又固執, 永遠是那附堅持自我的死樣子, 不因外界的批評聲浪而改變.
他到底是在認真傳達藝術並非菁英壟斷的市場這種概念, 抑或是他似有若無地在挑釁、愚弄觀眾?
手法同樣也讓人津津樂道, 他不想也不願解釋自己的作品. 引起社會迴響後, 不管褒或貶, 都達到了他的目的: 出名.
出了名之後,連放個屁都是香的.
簡單的概念, 隨處可見到的圖樣, 他就是可以成功的運用.
就是個聰明的傢伙, 有貴人運, 有生意頭腦的創作者.
這樣乖張高深莫測, 喜愛熱鬧、攪亂他人, 卻又在其中默默咀嚼的Andy Warhol, 最後在1987年膽囊手術中, 幾乎, 是孤獨的死去.
展覽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張簽著Andy Warhol大名的2元美金. 這樣也可以賣錢阿~~(讓我也好想在消費券上籤名, 噗)
而作品中觸動我心的, 除了他幫Mick Jagger畫的頭像, 另外就是Ladies&Gentlemen 這個系列.
Andy Warhol曾說:「我非常迷戀這些男孩子,他們試著在人生中扮演一個完全的女孩,這是這麼困難,困難到令人喘不過氣來……」
Andy Warhol 這樣感同身受的作品, 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情感。


Warhol餘威仍強, 紀念品店是個殺錢不眨眼的地方
應了他的名言: 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安迪˙沃荷語錄
◎完美無缺正是空無一物的相反。
◎我真希望自己能發明像牛仔褲這樣的東西。某種令人牢記懷念的東西。某種大量生產的東西。
◎一旦我在心裡認定我是個獨行俠之際,也正是我得到一群你可稱之為「追隨者」的時候。
◎在六O年代,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都感到興味盎然。在七O年代,每一個人開始拋棄每一個人。
◎我最喜歡買的東西是內褲。我認為買內褲是個人所能做的最私密的事,假如你看一個人買內褲,你可以真正認識他們。
◎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藝術。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比起相貌平凡的人,美麗的人有時候更常讓人等待,因為美麗與平凡之間有很大的時間落差。
◎綺想式性愛遠勝於真實的性愛。永遠不去做是非常刺激的。最撩人的吸引力來自於從未相遇的兩極。
◎我崇尚長期的訂婚關係。越長越好。
* 安迪˙沃荷的非正式自傳: 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
畢業之後, 他到紐約闖天下, 剛開始從事廣告插畫工作. 1955年開始使用「塗印技巧」(blotted line)畫法, 是一種類似水墨畫的技巧,在畫紙底下墊一張紙或布,畫完之後,底襯的這張紙或布上面可以隱約看到畫紙所印下來的形狀,就像是一張複製品。此次展覽, 一走進空間中的頭20幅聯品:《黃金書》便是使用此技法.
絹版印刷、複製、明亮大膽用色
60年代開始, Warhol開始思考並結合藝術與商業. 那麼, 創作的主題呢? "卡通"已被Roy Lichtenstein捷足先登, 而 Jasper Johns則利用了旗幟、標靶、數字、字母等, 賦予了闡釋. Warhol如同每個藝術家一樣, 想要獨一無二、辨識度高的主題.
早期的作品現在看起來挺LOMO的

Suicide (1962/1964)
有個朋友建議可以畫他最愛的東西. 於是, 他的第一個正式展覽便展出了康寶濃湯罐.
因為愛名流, 所以也以他們當主題. 當時社會上最受矚目的名人: Marilyn Monroe, Elvis Presley, 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 Mick Jagger, Liza Minnelli, 毛澤東, 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等等等, 他都能抓住特點, 用色大膽的絹印下去.

Marilyn Monroe (1967)

Elvis I&II (1964-1978)
左邊臉孔有點女人味, 眼神還顯出怪異
是Andy Warhol在默默描繪著暗殺他的兇手=> Valerie Solanas

Liza Minnelli (1964)
今天(3/12) 剛好是她的生日

Liz (1964)
連非歡樂的場景, 色彩照樣不小氣

Electric Chair (1971)

Skulls (1976)
.jpg)
Madonna and Self-Portait With Skeleton's Arm (After Munch) (1984)
Film
上網查了一下,Andy Warhol電影作品列表,believe it or not, 一共有138個電影作品.
1.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40
e.g.
- Kitchen(1965) Edie Sedgwick主演
- Poor Little Rich Girl(1965) Edie Sedgwick主演
- L'Amour(1973)-Karl Lagerfeld有演
- Chelsea Girls(1966)
60年代最驚世駭俗的「地下」電影,帶領觀眾窺視Warhol周圍的「藝文巨星」的生活面向,影片的部分場景在紐約聲名狼藉的Chelsea旅館拍攝,在這個作家、詩人、藝術家和文藝青年最喜歡廝混的地方,Warhol紀錄了那一個世代青年的藥物、死亡、性慾、同志、變裝癖等等邊緣議題,有毫無邊界的放浪追求及幾乎無法承受的孤寂苦悶,Velvet Underground樂團擔任配樂,歌手Nico也在片中演出。
2.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數量:54
3. 作為編劇的電影作品-數量:7
4. 作為製作人的電影作品-數量:25
5. 作為攝影師的電影作品-數量:8
6. 作為電影剪輯的電影作品-數量:1
7. 作為助理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1
8. 作為其他職員的電影作品-數量:2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導演:Martin Scorsese)
不過看了一下簡介, 他拍得電影引不起我的興趣阿.
一部名為【Sleep】(1963) 的電影, 321 分鍾, 從頭到尾就是在拍John Giorno這個人在睡覺.

Music
60年代中期, Warhol結識了The Velvet Underground, 並介紹Nico加入樂團成為女主唱. 第一張專輯由Andy Warhol操刀製作+設計(據說錄音錄了兩天, 專輯封面反而設計了半年). 最後黃色大香蕉出線!

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 (1967)
右上角寫著Peel Slowly and See, 慢慢撕下香蕉貼紙後, 裡面別有洞天, 是一條粉紅色的陰莖.
(這次中正紀念堂的語音導覽很健康直接地也說出了這個詞兒)
V.U的首張專輯並不為當時市場所注目.
在那花童世代 (Flower Generation), 反戰、嬉皮熱最瘋狂的時刻, VU運用簡單的音符、簡單卻精闢嘲諷的歌詞、幾近偏執的配樂, 描繪理想與現實、希望與絕望之間: 毒品氾濫、性倒亂、暴力、生命無助、無奈、空虛、寂寞、死亡 …等等存在於都會生活的現象,
多多少少影響了後來的音樂
70年初Glam Rock (David Bowie、Mott the Hoople、New York Dolls)
70年末的Punk Rock (Patti Smith、Television、Sex Pistols)
80年初的 Post Punk(Jesus Mary Chains)
以及80年末的Indies (REM、Sonic Youth、Galaxies 500)
The Velvet Underground My Space => 請聽, 我覺得超經典
另一個與Andy Warhol密切相關的音樂人就屬滾石的主唱----

Mick Jagger (1975)
在這幅前面站了很久, 我心裡想著: Andy Warhol一定很愛Mick Jagger!
簡直是戀物癖一般的戀著Jagger先生的臉兒.
Warhol也幫滾石設計封面


Sticky Fingers (1971)
一樣有小玄機, 牛仔褲拉鍊可以拉開
拉開後就是奈扣

The Rolling Stones My space
看完展覽, 心裡很容易把Warhol自動神格話.
當天晚上追加電影Factory Girl後, 觀感正負平衡了不少
在Factory Girl 裡, Warhol 是一個醜陋,神經質,喜利用有錢人的同性戀
喜歡漂亮的女生, 也喜歡男生, 只要那話兒夠大
Factory Girl 主要是描述Edie Sedgwick, Andy Warhol, & Bob Dylan之間的故事.
電影情節就不描述了...

60年代的社交女王- Edie Sedgwick.
誇張的眼妝和濃密的眉毛, 金屬感的大耳環, 迷你裙, 貼身褲, 豹紋外套=> 過了40幾年後, 她的裝扮在現代的眼光來看還是很殺. 一個漂亮的女孩兒.
最近聽到這首歌, 剛好很適合Edie Sedgwick
這篇草稿了一段時間, 期間剛好用來沉澱看完展覽和電影後的綜合
Warhol的出身讓他愛錢. 他懂得交際, 利用有錢人.
對於作品, 他大膽又固執, 永遠是那附堅持自我的死樣子, 不因外界的批評聲浪而改變.
他到底是在認真傳達藝術並非菁英壟斷的市場這種概念, 抑或是他似有若無地在挑釁、愚弄觀眾?
手法同樣也讓人津津樂道, 他不想也不願解釋自己的作品. 引起社會迴響後, 不管褒或貶, 都達到了他的目的: 出名.
出了名之後,連放個屁都是香的.
簡單的概念, 隨處可見到的圖樣, 他就是可以成功的運用.
就是個聰明的傢伙, 有貴人運, 有生意頭腦的創作者.
這樣乖張高深莫測, 喜愛熱鬧、攪亂他人, 卻又在其中默默咀嚼的Andy Warhol, 最後在1987年膽囊手術中, 幾乎, 是孤獨的死去.
展覽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張簽著Andy Warhol大名的2元美金. 這樣也可以賣錢阿~~(讓我也好想在消費券上籤名, 噗)
而作品中觸動我心的, 除了他幫Mick Jagger畫的頭像, 另外就是Ladies&Gentlemen 這個系列.
Andy Warhol曾說:「我非常迷戀這些男孩子,他們試著在人生中扮演一個完全的女孩,這是這麼困難,困難到令人喘不過氣來……」
Andy Warhol 這樣感同身受的作品, 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情感。


Warhol餘威仍強, 紀念品店是個殺錢不眨眼的地方
應了他的名言: 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安迪˙沃荷語錄
◎完美無缺正是空無一物的相反。
◎我真希望自己能發明像牛仔褲這樣的東西。某種令人牢記懷念的東西。某種大量生產的東西。
◎一旦我在心裡認定我是個獨行俠之際,也正是我得到一群你可稱之為「追隨者」的時候。
◎在六O年代,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都感到興味盎然。在七O年代,每一個人開始拋棄每一個人。
◎我最喜歡買的東西是內褲。我認為買內褲是個人所能做的最私密的事,假如你看一個人買內褲,你可以真正認識他們。
◎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藝術。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比起相貌平凡的人,美麗的人有時候更常讓人等待,因為美麗與平凡之間有很大的時間落差。
◎綺想式性愛遠勝於真實的性愛。永遠不去做是非常刺激的。最撩人的吸引力來自於從未相遇的兩極。
◎我崇尚長期的訂婚關係。越長越好。
* 安迪˙沃荷的非正式自傳: 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
* 英文版wiki詳細介紹
* Andy Warhol Prints 這個網站可看到很多作品
* Flickr功能warholizer, 自己的照片也來普普一下
* Songs for Drella by Lou Reed & John Cale--關於Andy Warhol最私密的回憶 =>MySpace
* Songs for Drella
2 則留言:
好豐富的內容阿
這篇文章看妳寫了快一個月
現在終於寫好了
恭喜恭喜
以後可以早點睡覺了
哈哈
溺馬毫阿
半個月拉
我睏四拉 現在
張貼留言